2004年问世的《爱神》堪称一部跨越东西方的电影实验,这部由王家卫、安东尼奥尼和索德伯格三位国际导演联合执导的拼盘电影,就像一封用不同文字书写的情书。影片分为三个独立章节,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王家卫执导的《手》——这段发生在1960年代香港的裁缝与交际花之间的暧昧故事,被影评人称为用布料丈量情欲的东方寓言。
在潮湿闷热的香港雨季里,张震饰演的年轻裁缝小张第一次为巩俐扮演的华小姐量体时,那双游走在丝绸与肌肤之间的手,成为了全片最精妙的欲望隐喻。王家卫用他标志性的慢镜头,将量衣尺滑过腰线的瞬间拍出了令人屏息的张力。有趣的是,这段戏的服装设计参考了真实历史——1960年代香港高级交际花确实偏爱上海迁来的老裁缝,因为只有他们懂得如何用旗袍开衩高度暗示身份。
安东尼奥尼贡献的《危险临界线》则延续了这位意大利大师对现代人际疏离的思考。在米兰某间诊所,心理医生与女患者的对话逐渐滑向情欲深渊,墙上悬挂的克利姆特复制画作《吻》不断出现在镜头里,暗示着治疗关系中的权力倒置。索德伯格的《平衡》看似最轻松,实则用1950年代纽约广告人的晨间对话,探讨了婚姻中的欲望守恒定律。
这部影片的诞生本身就像一场行为艺术:当时96岁高龄的安东尼奥尼已半身瘫痪,王家卫特意将拍摄地选在他熟悉的香港,而索德伯格则采用了他擅长的快速拍摄法。三组团队通过传真沟通创意(当时邮件尚未普及),最终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时,三种截然不同的电影语言竟意外形成了关于爱欲的三重奏。
值得注意的是,《手》中巩俐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她仅用背部肌肉的颤动就演绎出从盛年到落魄的转变,这场没有台词的独角戏后来被纽约大学编入表演系教材。而张震为演好裁缝角色,真的在香港老字号美华时装学了两个月旗袍制作,影片中那些行云流水的量体动作,全是真实的匠人手艺。
当2005年影片在香港正式上映时,本地观众尤其钟爱《手》中隐藏的港味细节:华小姐公寓里的555牌香烟、窗外隐约可闻的粤曲声、还有裁缝铺铁闸上的上海迁港字样,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那个特殊年代香港的集体记忆。或许正如王家卫所说:情欲是最诚实的语言,当两个人之间只剩手的交流时,反而能触摸到爱情最原始的形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