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纳德·格洛弗(艺名Childish Gambino)在2016年推出《亚特兰大》时,没人能预料这部看似讲述说唱歌手奋斗史的剧集会成为当代电视史上最具实验性的作品之一。这部糅合了超现实主义、社会讽刺和黑人文化观察的剧集,就像一杯用魔幻现实主义调制的薄荷朱利酒,让人在微醺中看清美国社会的荒诞。
剧中三位主角的成长轨迹令人动容:从大学辍学的经理人Earn(格洛弗饰)带着表弟、新晋说唱歌手Paper Boi(布莱恩·泰里·亨利饰)在亚特兰大地下说唱圈摸爬滚打,而Paper Boi的跟班Darius(勒凯斯·斯坦菲尔德饰)则用他哲学疯子般的视角解构着这个疯狂世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莎姬·贝兹饰演的Vanessa,这个在育儿与自我实现间挣扎的年轻母亲,贡献了全剧最细腻的女性成长线。
第四季中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经典单集:主角们参加富豪的私人拍卖会,却发现拍卖品全是黑人文化符号——从说唱巨星穿过的旧球鞋到民权运动时期的催泪弹弹壳。这个充满隐喻的故事尖锐地批判了文化剥削现象,其表现手法让人想起乔丹·皮尔的《逃出绝命镇》。
该剧的音乐品味同样值得称道。从主角Paper Boi粗粝的陷阱音乐,到每集精心挑选的插曲(比如第二季那集令人心碎的《Teddy Perkins》中使用的陌生兄弟乐队老歌),音乐不仅是背景,更是叙事本身。格洛弗作为格莱美获奖音乐人的专业素养在此展露无遗。
《亚特兰大》最了不起的成就在于它用喜剧外壳包裹的社会观察。比如第三季将整个故事搬到欧洲,通过黑人艺术家在欧洲的遭遇,探讨了文化挪用的全球性问题。其中一集让Paper Boi在阿姆斯特丹经历荒诞的毒品幻觉,却意外成为他最具深度的音乐创作源泉。
这个最终季最动人的或许是其循环叙事结构——开场与收尾形成完美闭环,暗示着黑人群体在系统性困境中既前进又停滞的悖论。当Earn最终获得事业成功却失去更重要的事物时,镜头里亚特兰大黄昏的天空呈现出令人心碎的紫红色,这是只有看过四季的观众才能体会的复杂况味。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