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2021:家庭温情与时代变迁的感人故事

2021年冬季,一部聚焦改革开放初期普通家庭命运变迁的年代剧《亲爱的孩子们》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这部由孟亮执导的现实主义作品,以东北某工业城市为背景,通过白家四个子女的人生轨迹,生动再现了8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画卷。

剧中鲁诺饰演的长子白朗堪称时代弄潮儿的缩影。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个角色身上浓缩了许多真实历史细节——比如第三集中,他戴着印有奋斗字样的搪瓷缸去图书馆占座,这个道具正是根据80年代大学生常用物品复刻的。马藜饰演的妹妹白雪则展现了当时另一类年轻人的选择,她放弃顶替父亲进厂的名额选择南下经商,这个情节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1983年广州率先开放个体户登记,引发全国性的下海潮。

制作团队在场景还原上颇费心思。美术指导王刚透露,剧中70%的道具都是淘来的真品,包括那台引发家庭矛盾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这些物件不仅是时代符号,更是推动剧情的关键元素——比如第12集里,二姐用嫁妆缝纫机接私活的情节,就真实反映了当时星期日工程师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叙事结构采用了独特的冰糖葫芦式写法。编剧武一鹤解释: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立的山楂,但都被时代的糖衣包裹着。这种结构让40集的篇幅始终保持着明快的节奏,每5-8集就完成一个子女的人生重大转折,避免了同类剧常见的拖沓问题。

剧中工人村筒子楼的布景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还原。剧组在长春拖拉机厂旧址搭建了占地2000平米的实景,连楼道里小心火烛的毛笔字告示都按原样复制。这种细节的真实感让很多观众在弹幕留言这就是我小时候住过的院子。

《亲爱的孩子们》最打动人心的,或许是将大时代变革具象为厨房里的油盐酱醋。当第28集全家围着新买的黑白电视机看春晚时,荧屏里1983年首届春晚的影像与剧中人惊喜的表情形成奇妙互文,这种剧中剧的设计让历史有了可触摸的温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