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琉璃瓦》2022:唯美爱情与深刻剧情的完美交织

2022年冬季,一部带着胡同烟火气的青春剧《昔有琉璃瓦》悄然走红。该剧由田宇执导,以北京胡同为背景,讲述了文物修复师后代邵雪(陈钰琪饰)与青梅竹马郑素年(林一饰)跨越十余年的成长故事。剧中琉璃瓦不仅是重要道具,更象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青春的碰撞。

制作团队在美术设计上颇费心思。为了还原90年代北京胡同风貌,剧组在怀柔影视基地1:1搭建了胡同实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琉璃瓦屋顶特意请来非遗传承人指导制作。剧中出现的永寿宫琉璃瓦失窃案就取材自真实事件——2011年故宫博物院琉璃构件被盗案,这个设计巧妙地将文物修复的职业背景与剧情主线结合。

演员阵容方面,陈钰琪为饰演文物修复师专门到故宫实习两周,学习基本的书画装裱技术。她在采访中提到:最难忘的是跟着老师傅学习’全色’工艺,用毛笔补画时手抖得厉害,这才真正体会到文物修复需要的耐心。林一则为了演绎胡同长大的北京小伙,特意跟着语言老师学了三个月京片子,剧中骑二八自行车送青梅回家的场景成为经典镜头。

该剧在时间线上做了大胆尝试,采用2003年非典、2008年奥运会等真实历史事件作为时间锚点。第12集中,主角们戴着口罩穿过空荡的胡同场景,让很多观众想起特殊时期的集体记忆。这种将个人成长史嵌入时代洪流的叙事方式,使得青春故事有了更厚重的质感。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埋藏了不少文物行业的专业细节。比如第18集出现的鱼鳔胶确实是传统书画修复常用材料,而上过三次水的宣纸这样的台词,都是经过故宫修复专家把关的专业表述。这种严谨态度让职业线显得真实可信,也意外引发年轻观众对冷门职业的兴趣——剧集播出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实习生报名人数同比增加了40%。

在情感刻画上,编剧孟雯婧采用了琉璃瓦的意象贯穿全剧:琉璃瓦历经风雨仍保持光泽,就像好的感情需要共同守护。剧中没有狗血桥段,而是用郑素年默默为邵雪收集30种故宫落叶做标本这样的细节打动观众。这种含蓄温润的情感表达,恰恰符合中国式青梅竹马的独特韵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