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春,一部聚焦相声班社生态的轻喜剧《万春逗笑社》悄然走红。这部由德云社演员挑大梁的剧集,以北京万春社的日常为切口,用烟火气十足的叙事带观众走进了传统曲艺的台前幕后。
导演方旭这次大胆启用了德云社原班人马——孟鹤堂、周九良等演员在剧中饰演的相声艺人,几乎就是他们现实身份的镜像。剧中那些赶场演出、后台斗嘴的桥段,很多都取材于真实发生的趣事。比如第三集忘词危机里,演员临场现挂的救场表演,正是改编自周九良某次商演中的真实经历。
制作团队在细节上颇费心思:
- 服装道具还原了2000年前后相声茶馆的典型陈设
- 台本里嵌入了《论捧逗》《扒马褂》等传统段子的现代改编版
- 甚至特邀天津老曲艺家客串,在剧中说了一段濒临失传的太平歌词
值得注意的是,编剧团队中特别加入了专业相声演员张大花,确保行业梗的使用恰到好处。比如第五集直播风波里,传统相声演员面对短视频时代的文化碰撞,既展现了现挂的应变智慧,也道出了柳活(学唱)传承的困境。
该剧每集45分钟的体量里,既有《茶馆》式的人物群像刻画,又带着《编辑部的故事》的幽默基因。在优酷平台独播后,特别在北方观众中引发共鸣——那些关于圆粘子(聚拢观众)、量活(捧哏配合)的行话解读,俨然成了年轻观众了解曲艺文化的入门指南。
随着剧情展开,观众会发现这不止是部喜剧:班主深夜改本的孤独,年轻演员对创新的渴望,传统艺术在流量时代的挣扎…这些厚重命题都被巧妙地揉进了日常笑料中。就像剧中反复出现的醒木,每次拍响都既是表演的开始,也是现实的回响。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