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人》(2000年):底层工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在台湾影视剧聚焦都市白领或青春校园的千禧年前后,一部名为《做工的人》的剧集以罕见的工地视角闯入大众视野。这部由郑芬芬执导并参与编剧的作品,用带着水泥味的真实质感,记录了被阳光晒得黝黑的劳动者群像。

剧中李铭顺饰演的模板工人阿祈堪称经典角色,这个总想靠彩票翻身却屡屡碰壁的中年汉子,身上浓缩了无数基层劳工的影子。有场戏是他蹲在工地角落吃便当,汗水混着饭粒往下掉,却突然兴奋地掏出皱巴巴的彩票给工友看——这种苦中作乐的生存哲学,正是编剧洪兹盈通过长期田野调查捕捉到的真实细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剧采用70%闽南语对白,工地里做伙啦!紧咧!的吆喝声,配上安全帽下晒脱皮的脖颈,构成强烈的在地真实感。苗可丽饰演的槟榔西施与薛仕凌的年轻焊工形成的忘年友谊线,则巧妙带出台中工地区域特有的市井生态。

该剧在摄影上大胆采用纪录片手法,有个长达3分钟的升降机长镜头,从地面钢筋丛林缓缓抬升至20层楼高的施工平台,工人们如蚂蚁般悬挂在钢架上的画面,直观呈现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这种视觉冲击力后来被网友制成动图广泛传播,让大众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每个城市天际线背后都站着无数隐形劳动者。

在2020年重播时,有建筑系学生在论坛发文,称剧中1999年林肯大郡倒塌事故的闪回片段,与他毕业论文研究的台湾营建史完全吻合。这种考究的行业细节,正是制作团队走访30多位老师傅,甚至亲身体验绑钢筋、灌水泥后的成果。

当阿祈们蹲在铁皮屋前喝着维士比说咱做工的,日子过得去就好时,镜头扫过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永远洗不干净指甲缝的水泥渍——这些沉默的细节,或许比任何台词都更能说明劳动者的尊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