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播出的《廉政追缉令》(又名《ICAC追缉令》)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25周年之际推出的职业剧典范。这部由梅小青监制的作品,以单元剧形式展现了90年代香港反贪风暴中的真实案例,古天乐与袁洁莹组成的反贪CP至今仍是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组合。
剧中每个案件都折射出香港社会的腐败病灶:从建筑公司偷工减料引发塌楼事故,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坑害小股民,再到公职人员受贿包庇色情场所。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单元的士牌照案,改编自1994年真实案件,揭露了运输署官员通过操控牌照发放敛财的黑幕。剧中调查员冒险取证的过程,生动还原了ICAC打老虎的专业手段。
制作团队为追求真实感,特邀廉政公署现役调查员担任顾问。剧中出现的饮咖啡问话场景、跟踪监视的狗仔队战术,都是ICAC标志性办案手法。张兆辉饰演的督察在审讯时运用的囚徒困境心理战,更是反贪审讯的经典技巧。
该剧在职业剧外壳下包裹着人性探讨。陈法蓉饰演的富家女贪污犯,展现了特权阶级如何从小贪滑向犯罪深渊;而古天乐角色在查办恩师受贿案时的挣扎,则凸显了情与法的永恒命题。这种专业性与人情味的平衡,使该剧在当年创下32点收视率,至今在豆瓣保持8.1高分。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办案工具堪称年代胶囊:模拟监控用的磁带录像机、需要冲印的胶卷证据、老式传呼机联络方式,这些细节真实记录了前数码时代的反贪工作形态。这些怀旧元素与永恒的反腐主题交织,让《廉政追缉令》成为香港职业剧黄金时代的代表性作品。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